星期五, 4月 11, 2008

lukewarm世代

早上讀了中國時報副刊,小野寫的一段文章,談到「魯剋溫世代」。新名詞,聽起來像是外來語,好奇的我就到網路上搜尋,看一下是誰用這個字眼,到底這個字眼代表什麼意思。

果然,4月4日同樣發表在中國時報副刊的文章,作者李亞聲稱,年輕一輩台灣人,不應該稱做「草莓族」,而是應該叫做「魯剋溫世代」,果然是翻譯自英文,「lukewarm generation」

有了英文就好辦了,到網路上查查,這個名詞的來源。沒想到,卻跳出兩三篇談基督教徒的文章。這下有點奇怪了,難道人家教派使用的專有名詞,也可以引伸到中文嗎?結果不是,lukewarm本身就是個形容詞,表示「不冷也不熱」。最近幾天在新聞標題上會出現這個字,表示不十分熱衷:「Yahoo lukewarm on Microsoft bid」這條新聞說雅虎公司對微軟的收購條件不感興趣。

lukewarm在網路字典上和另一個容易懂的字畫等號「half-hearted」(不是全心全意的)。看到這裡,李亞整個文章想表達的主題,才算被我弄清楚。

感想:寫文章寫到讀者要去查字典,查新聞,這樣隱諱的文章,一般報紙讀者真的會用心去讀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