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4月 04, 2007

42:看不懂,但你依舊存在

最近看了CTN有線的紀錄片「臺灣天空的秘密」。一下子過去的回憶:陳懷生、蔣經國、U2、以及「看不見,可是你依舊存在」這篇文章,全部再浮出來。
不過,title才是我想講的。「讀不懂」
我在寫文的時候,理所當然的覺得「這麼簡單,每個人都看得懂」,不過畢竟術業有專攻,有些話題,需要一點深入的閱讀,瞭解一些背景常識,才容易看得懂。例如前天貼的文章,我的主題雖然訂在「誠信」,攻擊的重點是「員工分紅認股」這件事。這個議題,只有在2002年左右很關心上市上櫃公司的會計問題,也許會稍微注意到。也就是說,這篇文章的讀者群針對的是相當狹窄的,股票投資人裡面,對公司經營的財務面有興趣,有研究的極少數人。其他的所謂「散戶」「菜籃族」「投資人」,不是我的原訂閱讀目標。
給我的啟發:在我重新整理舊文,改頭換面的時候,應該要先交代,事情的前因後果,讓第一次讀到這個題目的讀者,有點大致的概念,文章才不會讀不下去。blog如果沒有網友的支持,那不過是放好玩的私密日記,沒必要放在網際網路上了。

星期一, 4月 02, 2007

從「盈餘轉增資股票當成員工紅利」談公司經營者的誠信

另一篇改寫整理的舊文,最早的出處2002年於wearn,其他散見歷年我發表的短篇看法。當時我對公司經營者的誠信已有定見。現在重新讀來,我的想法並沒有變。從股市中賺錢,並不是每一種錢都要賺,至少,這些沒誠信的公司,不要碰,也比較節省時間心力。

----分隔線----

米班的想法很簡單,發給員工的算不算報酬?如果算,那就是營業支出,就是開銷,當然要算進經營成本。之所以發股票代替現金紅利,最大好處是逃避了「營業開支增加」這一個財報項目。說逃避也有點過火,目前在台灣,這是合法的,不用的公司反而會被笑是呆子。

公司用「盈餘轉增資」這種方法來支付人事開支,我建議一個極端的作法:這家公司可以將所有的開銷,先發支票,等到支票到期,發行增資股票或者是認股權證來把支票換回來。這樣公司經營的成本為零,盈餘大幅擴增,公司股價應該也會隨著盈餘大幅增加而上升。需要現金的人或公司,自行到公開市場去變現即可。這樣做,公司經營不用付一毛錢,實在太完美了,不是嗎?

看起來很美,不過實務上辦不到,而且預測盈餘增加會使股價上升,也可能因為增發的股票讓股本膨脹,使每股盈餘降低,反而使股票跌價,所以這個推論是錯誤的。

也就是說,把員工紅利用股票支付,這樣做的公司,也遇到一樣的情形:可能盈餘增加股票漲價,也可能股票增加,每股盈餘下降,造成股票跌價。

有人宣稱以現金支付員工紅利,會降低盈餘以致於股票跌價的說法,這其實是掩蓋公司經營者無能,賺到的盈餘不夠多,要靠股票來取代應該支付的人事開銷,才有表面上看來不錯的盈餘數字。經營一家公司,該付的開銷就得付,怕挖角付高薪才是經營之道,我說的可是現金喔,付了現金又嫌經營成本開銷過大,那是經營者的失責,怪不得人。

發增資股票,讓持有股票的員工到市場變現,這種作法,拿股市投資人當冤大頭,替公司付人事費用,這種經營人,說他多正直,只有鬼相信。目前台灣上市上櫃的公司,只要是公司有「員工分紅配股制度」,沒有一個人米班覺得是「專業經理人」,都是「吸血大小口」不同程度的「股市吸血蟲」而已。

講到這些吸血蟲,就一定要講一下經營者的Integrity(誠信,言必行)

Integrity是個「全有或全無」的價值觀,沒有比較清廉,或者比較齷齪的程度差別。身為資方代表,經營目標就是為出資的股東謀最大利益,為了這個目標,要施展自己最大的能耐,讓股東分配到的盈餘最大化。像「盈餘轉增資股票作為員工紅利」這種政策,會造成股權稀釋,還從市場投資人(潛在股東)口袋掏錢付公司的人事開支。這種政策,雖然目前符合台灣的法律,站在資方的立場,不合Integrity,你不能一面追求利潤最大化,一面拿股東的錢 跟公司的股權,去犒賞公司員工,然後美化帳面上的盈餘數字。

更進一步,「董事長兼執行長自稱為員工領取員工分紅配股」在目前的台灣也是合法,但是代表資方的董事長,兼任總經理或CEO,本質上是股東代表,又參加員工分紅,然後以職位越大,責任越大的理由,領取最多的員工分紅股票,這不只是不道德,根本是「瀆職」「淘空公司」。我們可以看到,UMC曹,跟TSMC張,微笑Stan…都是這種人物。台灣目前電子業經理人等而下之,莫不是這種公司吸血蟲。

我沒有對TSMC張或UMC曹不爽,沒有Integrity的人,我對他不爽幹嗎?就像是有人的職業是偷錢,只要不偷我的口袋被我抓到,我不會不爽。偷了我的口袋我捉不到他,我還要佩服這個人手段高明。

從Integrity的價值觀來看,「實施員工分紅配股」與「董事長領取員工分紅配股」,跟「經營企業獲利」是背道而馳的概念,如我上述的,不過是「股市吸血蟲」 。

第一,身為董事長,站在資方立場,主張員工分紅配股,就已經失去integrity
第二,身為董事長,已有股東分紅,還以員工身份參加分紅配股,甚至為員工分紅配股辯護,這種integrity,怎麼看不像是從美國大公司出來的VP

為什麼TSMC跟UMC在紐約NYSE上市,申報的財務報表要「符合美國GAAP」,然後每年認列員工分紅配股為費用,而台灣申報的就申報另一套帳?一家公司作兩套帳,其公司領導人非常有integrity嗎?

p.s. 我常想,什麼樣的人叫做誠信Integrity,誠信的經營人,到底該長怎麼樣?

舊文備忘:價值投資的閱讀

2002年,2005年間的三篇短文重新合併。原先的文章段落貼在Wearn,另兩部分則在Usenet,2001-2005之間,是我讀書最勤的時候。

----分隔線----

「勝卷在握」、「核心投資法則」、「牛頓、達爾文與投資股票」是同一位作者的一系列作品。

記得當時我是要到書局去買「牛頓、達爾文與投資股票」,順手拿了「核心投資法則」來翻,才一起買回來。由於覺得「交互網理論」比較有趣,就從這一本讀起,讀著讀著居然提到「核心投資法則」,才發現作者是同一人。

「勝卷在握」是台灣最早有系統介紹華倫巴菲特的書。內容主要分析巴菲特的持股,歸納出幾點原則,後半進行個案分析,說明在這個案例中套用了哪幾個原則,算是一本case study,除了資料比較舊以外,分析部分我認為做得很不錯。

下一本「核心投資法則」,全書分為兩部分,前半提出「核心投資策略」,繼承在「勝卷在握」所歸納的原則,並補充作者本身基金經理人的專業意見而成,並列舉其他幾位作者歸類為「核心投資派」的著名投資人,例如菲力普費雪(著有「非常潛力股」寰宇出版)等。後半部則提到「交互網理論」以及跟核心投資原則的關係。

「牛頓、達爾文與投資股票」的原書名是「交互網理論---新投資學」,本書引介了7門學科,介紹這幾門學科的幾個定理,以及這些定理跟投資學的關係,書的主題比較新穎,概念在別人的財經書裡沒見過,也許是作者的首創。

我以為這本重點比較不放在「投資學」,如果投資可以成為「學門」的話。書裡面比較重要的概念是,人應該自我學習充實「liberal arts」(書中翻譯成學藝科目)。這一點,我覺得心有戚戚焉。依照書中說法,讀書是為了擴充經驗及知識,用新的經驗及知識來判斷投資對象到底穩不穩,賺不賺錢,是不是和去年一樣賺。判斷目前投資策略應不應該調整,這類的功能性,實用性的目標。以及探索可能性,賺更多的可能性及虧更少,甚至不虧本的可能性。

所謂的latticework,你不妨想像「竹竿舞」,兩條直的竹竿,兩支橫的竹竿。每根竹竿就是一門學科,或者一本新書,每增加一根竹竿(讀一本新書),這個竹竿舞的面積就增大一些,可以組合的變化就多一些,這麼不斷的增加下去,有一天,這個讀者,會組合出自己的一套思考法則。至於建構自己的latticework要不要從自然科學讀起,端看個人興趣,原書中只是舉出幾個聯想,物理,數學,生物學等等。

如果沒讀過原作者的前2本書,這本書不推薦。但是推薦給喜歡多讀書的朋友,我指的是每星期沒都新書就會覺得無聊的網友。

讀完這三本書,可以看出作者海格司壯研究巴菲特的投資理念的過程,進而發展出「核心投資法則」,由於作者本身也經營一家基金管理公司,他的分析及資料收集,我個人相信足夠嚴謹,提供「核心投資法」實用的證據,最後並引出「交互網理論」。如果能把這三本書一次讀完,所學到的已經足夠一個投資初學者應用於股票市場。這三本書合計約40萬字,幾乎是作者半生功力的結晶,我推薦手邊沒有買齊三本的讀者,如果您買過「勝卷在握」,至少去書店翻翻後2本,相信多少有點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