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3月 24, 2007

Vista體驗之3「第一次當機」

這次的vista有個有趣的功能指標,叫做WEI,把電腦的效能分成5樣,分別是CUP, Ram, desktop, hdd, 3D加速,如果評分太低,2分以下,vista不建議你開啟某些功能。原先這部電腦的評分是2分,因為ram只有512。當我加裝到1GB,分數增加,新瓶頸出現在desktop,2.6。於是我就想看看,到底這次vista新增什麼很炫的花樣。

先開了vista桌面主題,這個是改良自XP,我覺得沒什麼特別,再開sidebar,這個就有趣了,從OSX抄來的gadget,不過現在只有些小時鐘,便利貼,行事曆之類的,我裝了「氣象」,結果,台灣的網站不提供這個資訊,不然倒是挺有趣的。其他工具要到網路上下載,我上去看了一下,台灣人寫了農曆,之外就沒什麼有用的新功能。

玩著玩著,windows defender發出訊息,說要封鎖有些程式,在這同時,Norton NIS要求更新。我平時不連網路的,現在只好連上線,開了Liveupdate。結果,NIS報告update失敗。於是我連上symantec網站,下載新版liveupdate,再執行更新,這次可以了,但是下載完,正在安裝更新檔時,電腦卡住了。
起初,工作管理員還打的開,但反應越來越慢,我等了大約20分鐘,沒辦法用工作管理員結束任何執行中的程式,只好直接按下電源鍵4秒:warm reboot。(我至少一兩年沒這麼關過電腦!)
重開機後,我發現liveupdate剛剛下載的資料都不見了,重新安裝一次。接著,觀察windows defender,沒發現什麼奇怪的程式。這次運行正常,搞不懂剛剛發生什麼狀況?就是CPU被某個不明程式用掉100%資源,但是沒有出現藍色螢幕,也沒有像是XP重開機後的訊息報告:「剛剛字嚴重錯誤恢復」。完全不明狀況。

於是我把sidebar關上,反正現在沒使用sidebar任何功能。

星期四, 3月 22, 2007

備忘:Vista使用記「語音輸入」

語音輸入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概念,尤其是對我這種打字速度超慢的人來說,比用注音輸入法一隻手指慢慢敲鍵盤,或者是用倉頡輸入法練到每分鐘30個字,能夠不用快速揮動手指,就有一分鐘60個字的輸入速度,那不是快樂,簡直是神乎其技。這也就是為什麼語音輸入從最早有人推出所謂「金聲一號」,我就想要拿來試用的原因。
過去的語音輸入經驗,並不是那麼順利,首先,好的麥克風不容易找到。早期電腦用的麥克風,只是讓你用來講網路電話,那種取樣頻率受限於窄頻網路頻寬,如果有個8K mono就已經是了不得的大事,實際上,我們的類比式電話,所用的取樣也不過是8Kbit mono。但是這樣的資料量,人類的耳朵可以辨識,電腦根本分不出哪個詞是哪個詞,一點用都沒有。所以語音辨認軟體的發展,是隨著電腦CPU處理速度加快,以及fuzzy演算法的應用而慢慢進展。
大約四五年前,IBM推出他們自己的語音輸入軟體,via voice,中文語音輸入出現大突破,我從via voice的7.0開始用,8.0辨認準確度有提高並支援USB麥克風,9.0改善對windows word的相容度。他內建一個用「台灣國語」(捲舌音不用捲舌)也可以通的七萬字中文音資料庫,加上一個智慧型斷詞校對功能。我的使用經驗,這個輸入法可以讓我輕鬆突破每分鐘90字的輸入速度,真的是非常容易上手的輸入法。可惜在台灣賣的相當差,在9.0以後就不再出新版,IBM把整個語音軟體部門賣掉,這個中文語音輸入法從此走入歷史。
這次vista內建語音輸入,我以為微軟亞洲研究院做出什麼重大突破,例如說新的辨認演算法,可以讓精確度提高到99%,或者是大幅刪減語音訓練的時間,只要十分鐘以內就可以讓辨認軟體熟悉我的聲音。兩天的使用下來,我發現,vista提供的訓練課程過於簡單,而且這些句子重複的字詞太多,兩篇都是微軟的語音辨識軟體參考文件,不像過去IBM的兩篇文章,是一段段不同主題的短文構成。雖然vista用很短的時間就可以訓練完兩篇文章,但是開始使用的結果,辨識率卻相當低,可能只有在50-60%左右。幾乎每個句子都需要停下來使用「更正」功能。要更正一個詞,要先說「更正『??』」,「選項數字」,「確定」。三個步驟,比起寫文章還累。另外,語音輸入的問題,在於我們使用者用口述,這個句子如果錯了6、7個字,有時候一時想不起來,剛剛到底說了什麼用詞?更談不上要「即時校正」了。
到今天來說,我對vista這個功能相當失望,如果IBM的via voice跟windows的相容程度好一點,我大概又會翻出來使用了。

星期三, 3月 21, 2007

電腦,我的新vista

賽揚D 3.2GHZ,1GB的DDR(II?),160GB sata
搭vista home basic

裝機之後,更新patch,跟裝norton nis 2007,做第一次還原光碟備份,就耗掉2小時。
接著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軟體可用。
只能玩玩新功能,問題是,新功能中有幾個好像用不到:第一個movie maker
發現一個有趣的功能:語音輸入。
幾年前我有用過via voice,每分鐘可以到90字,所以我對語音輸入相當有信心,但是,via voice跟word 2000硬是不相容,在win2K pro下搭配word 2000,每次輸入遲早會當機,所以要時時注意存檔。另外一個解決方案,要用ibm字帶的語音版wordpad輸入,壞處是不方便,只是個「記事本」而已。
這次一看,microsoft附來語音輸入,迫不及待拿來玩:一玩之下,兩個小時過去,最基本的「語音辨識教學課程」才完成,語音訓練還沒開始。懷疑是我使用的麥克風收音品質問題,不然的話。不應該連「確定」兩字都聽不懂。

接著想玩readyboost,把我的2G USB放進去:vista表示不支援,X的。
到google上一查發現,原來要支援220X以上讀寫速度的USB碟才夠力。我的最快跑到10MB/s,大約是70X,當然沒用。
不過,220X以上的USB碟,現在還要1200元以上,過一陣子等vista認證普遍了,再來買新的4G USB碟。

星期一, 3月 19, 2007

生活:兼差拳擊手

幾年以前在kkcity看到網友這個暱稱,跑去查了一下他的簡介,有點壞心的高興自己用了這麼久的電腦,玩了這麼長時間的滑鼠,從來沒有得過這種怪病:「腕隧道症候群」。星期六早上,醒來就發現不對勁,左手腕沒辦法自由轉動,劇烈的酸痛,一直延伸到手背連接食指中指的關節,連打字都有問題,我才想到「笑人家會有報應的」

幸好星期六在公司,沒有多少字要打。星期天早上,找來一瓶Indomethacin(外用止痛劑),噴了整隻手掌,中午吃完午飯,再噴了一次,到了晚上,只剩下輕微酸痛,今天早上大致復原。突然想到,沒辦法打字那麼無聊,整天我都只有晃來晃去,想要讀點書,酸痛的感覺不斷干擾,沒辦法專心,好好的休假天就在這樣的氣氛中過去,嗯,整天都沒玩到。

星期六, 3月 17, 2007

早上看新聞的一點點想法

以下是Wearn的文章備份,本來以為,基本工資調漲是作秀,已經炒過新聞了,沒想到,這個事情還有餘波,真是好啊,3411有沒有機會重現呢?

----分隔線-----
標題:三腳貓的大盤看法0317-2007

政府公佈的經濟數字,在其他國家,尤其是標榜資本主義的國家,對股市會有相當大的影響,原因很簡單,大部分公司也許在獨自的產業領域有深入的資訊,但是全國範圍經濟資訊,只有政府才有能力調查整理。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美國股市,每星期都在追蹤政府的最新經濟資訊,反映當天的股市漲跌。

但是這個狀況要適用台灣,前提是政府發佈的統計數字必須可靠,沒有經過人為調整。什麼叫做人為調整,並不是大躍進時代的中國大陸,那種「畝產萬斤」的瘋狂造假,而是為了某些宣傳目的所做的調查公式調整。

最簡單明瞭的,就是失業數字,我們的失業數字統計公式,曾經有過大改變。幾年前發明了一個很有名的項目「有工作能力但沒有找工作意願的人數」,這類人不列入失業人口。經過這個調整,我們的失業數字一下子降低1%左右,從此以後,我國的就業率領先其他先進國家,維持在幾乎是充分就業的4%以下。

同樣的例子出現在最近政府的調查,主計處公布的平均實質薪資為44000元,去網路上主計處的統計網頁看,也真的是44000。問題是我國近400萬的是受薪勞工,有幾個人拿到44000元?別的不說,以大學畢業生來說,起薪是23000左右,多一點的,大約是25000。這是台北地區的行情,中南部不會有這麼高。碩士生據說有28000的行情,但是沒人證實。
無論如何,只要有一個人領28000的薪資,就必須有一個領44000*2-28000=60000的勞工,平均工資才會是44000,我們國內真的有那麼多的60000元以上的工作,可以讓400萬受薪勞工達到44000的平均薪水?而且是實質薪資,包含獎金,加班費跟其他補貼。

我們可以從400萬受薪勞工的數字,跟15歲以上全國勞動力1000萬人來比,就知道失業率4%的可能性極小,從實質薪資44000來比對大專生起薪25000,來知道國民平均收入的統計數字,存在某種程度的公式調整。這樣的經濟數字,早就不能反映台灣的經濟實況。

但是今天的報紙,如果以仔細看,行政院開會,用基本工資15800只佔平均總薪資(服務業與製造業)的37.5%,顯然偏低,應該調高。從37.5%的數字反推,得到平均總薪資42240,這個數字跟主計處的44000相去不遠,也就是說,我們的政府開會時,用自己算出來的作帳數字,做為政策的參考。

這些資料何時會被公開好好討論?我不知道,但是這些數字如果反映在股市上,我們的股價指數應該在8000嗎?我想應該是12000以上吧?之所以指數不到8000,是不是因為,政府的統計公式可以人為調整,台股的股價指數沒辦法人為調整呢?

星期三, 3月 14, 2007

新增iPod歌單:beatles

Abbey road
Sgt. Pepper lonely heart club band
最後一張全團到齊的錄音,我最喜歡,印象最深的是「her majorsty」,其他歌曲大部分都遠離他們早期輕快活潑的曲風,不是每天聽的好選擇。但另外一張胡椒軍曹就不一樣,那張專輯裡面,每首歌有自己的調 調,也許我應該說,每首歌都有自己的個性。還記得1984年左右,EMI在台灣發行beatles所有專集的錄音帶,我從第一張專輯開始買起,實在是零用 錢不夠,買到sgt pepper就買不下去了。不過也還好買到sgt pepper,那個時候我非常喜歡的歌,幾乎都在這張專輯。
像輕鬆有趣的"when I 64",還有我在寫作文時,引用一個句子「keep my mind from wondering」的"fixing a hole"。年少時的回憶,經過了20年,在我的iPod重現。

星期二, 3月 13, 2007

早起讀書—貨幣的禍害

彼岸的翻譯,還是有點問題。最近兩個早上花時間看這本書。內容主要以美國為題,講貨幣政策跟經濟發展的關係。
我比較在意的不是貨幣,而是金融市場。我一面讀,一面刺激自己想像,以股市而論,貨幣與股票的比值,如果用複本位時代的金銀比值來對照,我可以得到什麼啟發?一想到一些,就用便利貼寫在書上。
這幾天進度頗慢,有心得,再寫上來。

星期一, 3月 12, 2007

很久沒有想到要寫這種文章

在Wearn,每隔一陣子,我就要跟某些不知道來歷的的人(?)起一些小小不愉快。我以前覺得,這是我自我檢討不夠的時候,但是這次,我覺得這是別人自我檢討不夠。
別人怎麼想我管不著,但是別人怎麼「認定我」,這就是人身攻擊。當我們要討論一個問題的時候,除非我真的沒有其他想法,直接討論到對方的對方的立場,這就牽涉到人身攻擊,對人不對事。
近兩個星期常感覺到這種「對人不對事」。不是我敏感,而是有些文章寫手,喜歡這種調調。
我不知道應該如何表達,因為要求對方「禮貌」「風度」都沒用,我怎麼說,都沒辦法影響對方怎麼想。
我當然可以講一些對方喜歡聽的話,但是這樣算是討論嗎?

星期日, 3月 04, 2007

備忘:一時有感而發

這是一篇有感而發,每個職業有每個職業的苦水,但是呢,想到他們也是為了一份薪水努力,真的應該對事評論,而不是對職稱評論。

-----原文如下------
不要什麼都怪記者,人家不過是混口飯吃

如果讓你當記者,而且不用考試,只要去報到就錄用,你要不要當?
如果你不要當,別人實際在跑新聞,有什麼理由說別人「不用心」或是「無聊」?
我也許對報導的內容本身有意見,但是這個負責跑新聞的人,針對他我覺得不是個好主意
尤其是在網路上有個叫做什麼X抗的,對記者是無差別的罵。這一點真的是「對頭銜不對事」
如果立場互換,為了領那微薄的薪水,大約對所謂「崇高的新聞理想」偶爾想想而已
為什麼記者就好像是有罪,還要把他們當成靶子來打呢?

我真的想不透。

星期六, 3月 03, 2007

黃樟素致癌嗎?

………台灣檳榔嚼塊中所加的荖花含有高量的黃樟素(safrole; 15.5mg/g),人可因咀嚼檳榔而暴露到黃樟素(口水中黃樟素濃度可達0.42 mM)。黃樟素被IARC認定為動物致肝癌劑,但對人類致癌之影響仍不同。我們以磷(32)再結合法及HPLC/MS/MS分析口腔癌組織,都可找到黃樟素-DNA鍵結物,而不吃檳榔的口腔癌組織中則無此DNA鍵結物。我們第一次以分子毒理學的方法證明了台灣檳榔嚼塊中的黃樟素在口腔癌的發生上扮演重要角色,但此黃樟素-DNA鍵結物之重要性,比如此鍵結物與口腔癌p53基因上突變之位置是否有關是我們正在探討之主題。

上面的摘要引自一篇榮總的學術文章,裡面隱藏了一個有趣的邏輯:黃樟素致癌。

但是,仔細讀這篇摘要,他們的研究真的支持「黃樟素致癌」這個結論嗎?

邏輯不通?

從摘要中,我們看到研究者說明兩個口腔癌的例子:沒有吃檳榔的口腔癌患者,其組織沒有某種(黃樟素-DNA)化合物。而相對的,吃檳榔的口腔癌患者,其口腔癌組織則有這種化合物。

乍看之下好像是科學證據,但是請想想,吃檳榔的人,口腔中有黃樟素跟口水混和,口腔癌的組織暴露在這種口水中,所以產生(黃樟素-DNA)化合物,這樣難道就是黃樟素導致口腔癌的因果關係嗎?如果不是,那麼這篇論文的研究目的何在?

要研究黃樟素是否會引發口腔癌,不是應該對實驗動物投以黃樟素,觀察不同濃度黃樟素暴露程度,在多久時間後會致口腔癌?先要證明暴露於黃樟素會導致口腔癌,研究黃樟素的DNA化合物才能瞭解黃樟素致癌的「機轉」。

我無意下結論,但是看這樣的文章,有時候覺得很有意思,缺乏邏輯推理能力,這些研究,可以得到什麼推論假說,還是根本是用投稿換升等?

星期五, 3月 02, 2007

這是一個網路爭議的備份,事情因我而起,在wearn上。相關資料已經被站方刪除,但是這些是我給站管的郵件,只貼我的部分,站管回應沒有經過同意不貼。
這件事我很明白的說明我的立場,至於站管的想法,不方便猜測。


---分隔線---


第一次去信,原標題:
riceXXX「開欄討論riceXXX的健康」是挑釁網友?

這個有一點不好理解呢。

第一,你把我的文章刪了,無從判斷誰挑釁誰

第二,你也許沒看文章,到底是誰先挑釁

第三,我不跟你爭,同樣是在社會上班領薪水,如果跟你爭這個,浪費彼此時間,還是和平共存的好

「署名」

---分隔線---第2次去信

米班自認為光明磊落,在受到人身攻擊的時候,不會用人身攻擊回應。

在我寫信給你的那篇,幾個人引用我的發言,對riceXXX人身攻擊

我不打算在別人的討論串引起爭論,所以邀請聽泉來討論我的健康,

第一,避免檢舉

第二,避免在別人的討論裡夾纏不清

你在砍我文章之前,如果已經收到我的email,就知道我已經認錯,要補救整個討論

假如你還沒看,也還有機會把兩篇看完,看看貼文的時間點

就會知道誰開火挑釁,

誰不是挑釁

你也可以看看你刪掉的那篇,●●寫的是什麼,就知道●●挑釁後,還要說他不是挑釁,只是關心米班的健康,這種文章寫法,一如我所回應的,不高明,也不漂亮

聚財小小兵拿一句話來套我,說這明明是你說的,我不會否認,但是字面上的意義就代表一切嗎?

你我都是在上班,領薪水而已,我再說,也不會挽回什麼

「署名」

---分隔線---第3次去信

剛剛發現●●回應,還沒來得及看,你就刪文。

所以我的上一封信你可能沒看到,或者不了解,為什麼我不去檢舉,也不在文章中直接反駁。因為要維持兩人善意的討論,必須有一方先放下身段,我所做的,就是邀請對方針對議題提出意見,取代對抗。

第一:「地獄之路是由善意鋪成的」那一篇,你又刪掉了,●●就是因為你刪除「●●,進來」,他心裡還有話沒地方說,所以要找個地方回應我,你把有他跟我的名字的討論串刪掉,讓他無處發言,這樣如果可以解決兩人的意見差異,我不相信。

第二,●●未必發現riceXXX被禁言,在「腎病」那篇,他有一個回應是有善意道歉的,但是等不到riceben的回應,所以繼續發言在別的地方,結果被視為挑釁,我覺得很可惜。因為我認為至少他跟我的共同點,在於兩方都不打算檢舉對方,嚐試用其他方式溝通。

如果這這封信中這樣我的立場還表達不清楚,那我要回頭檢討我自己的寫作,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署名」

---分隔線---第4次去信,最後1次

這是最有意思的地方。請將我的前2封回信看完,針對我的意見回應,你寫悄悄話過來,難道不是表示你有討論的意思?

你回我這個,還要花時間打字,直接把有關「米班」的帳號刪除,還來的乾淨的多?你又直接叫我離開聚財網,你寫在給我的悄悄話,●●看的見嗎?

如果我要跟●●這個現實生活中沒見過的人交換私人e-mail,要不要我順便把自己的個人資料,姓名,住址都給了他?

我們在聚財網上用匿名活動,不就是為了不暴露真實身份?當然這是另一個議題,而且你沒有想過這個議題,所以我不再這個題目上多說。

「署名」

超出能力的事情

備份wearn的文章,人之患在好為人師,那如果是一般的理財建議或是生活問題,大概沒什麼關係,牽涉到病痛,一點也不有趣

-------------
「通往地獄之路是用善意鋪成的」

看了網友問腎病的一篇,我第一個感覺是「病急亂投醫」又出現另一個最新範例:「上網亂找資料」

醫學院為什麼要讀7年,就是因為關乎生與死的東西,你在完全無知跟一知半解的時候,給的任何建議,都有可能要人命

也許金小魚跟大叔的說法很不好聽,但是那是事實,連發問的人都不是醫生,只是猜測問題出在某個器官,而那個猜測純粹只是猜測,大家難道想不通嗎?

不要基於自己的善意,去做一些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去看醫生,去掛個家庭醫學科,讓專業人士來做有根據的評估。不要拿一個一年前的數據,做什麼浪費時間的推論。」

-----------
2007/03/02補充:該網友一點也沒有自覺,我又補寫了這一段,最後一句是氣話,有一點諷刺,但是貼出去,改不了了。

---分隔線---
你顯然看不懂我寫的文字,讓我換一種說法。看是不是更清楚

一、你不是醫生,你所寫的只是你的猜測,當你問錯問題時,你不會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案。

二、你以為你自己很聰明,知道如何分辨「哪些是」「哪些不是」網路偏方

你想想,為什麼生病要上醫院?因為只要在網路上聽來的,有關醫學的信息,那都是不完整,無法驗證的,這些意見跟個人經驗也都是一種「網路偏方」

三、你寫出說「我弟目前『還』不嚴重」,回到「一、你不是醫生」,你從27日拖到現在,那是你弟弟,別人不會為你的判斷負責

米班言盡於此,我傾向於猜測你大概沒有一個弟弟,或者反過來,那個不是你的親弟弟

星期二, 2月 27, 2007

生活中的一點小驚喜

FFDSHOW可以掛SRT,意外的新發現。

這陣子看電影習慣了,一般來說不帶字幕,特別是上回被彼岸版的「洛奇六」打敗,一面看一面罵,還要用便利貼把螢幕貼起來,才知道人物對話講的到底是什麼事情,我對字幕相當害怕。

但是srt我則是頗有好感,去年我看冷血告白capote,有些英文聽了,不知道他在講什麼,就上google去找srt,把srt打開來看,喔,原來這句話講的是這個。這個對英語學習,我認為有很大幫助。

不過,人都是懶惰的,一旦有字幕,變成用眼睛看字幕,而不是看電影了。這一陣子,看一堆片子,沒有字幕,覺得也還可以,反正大部分的對話有關劇情,知道演到哪裡,就瞭解他們講的內容,不用字幕,看電影真的是一大享受。

星期一, 2月 26, 2007

假期最後一天,覺得差點死掉

星期天中午,出門去吃一頓大餐,遠企飯店的六樓享受「吃到飽」,這是一件讓人相當高興的事。但是後來的狀況,讓我覺得真的是旦夕禍福。
吃飯用點餐的方式,一個固定餐點吃完就結束,「吃到飽」的型態,妳可以根據自己的心情,選擇自己喜歡的菜色,以及吃的份量:我大概是選到某種有問題的魚 類,剛吃完還沒有特別的感覺,一直到下午5點鐘,肚子裡沒有消化的淤積越來越重,等到7點晚餐時間,開始第一次拉肚子,全部是腥臭的水,這下糟糕。但既然 拉了,感覺就好了一點,還是決定出門吃飯。
到了飯館,身體感覺更糟,這次我想吐,借了洗手間,大吐一番,感覺上肚子裡的東西吐的差不多了,腦筋也清醒一些,不過還是吃不下飯,怎麼辦,決定回家休息。
這時候是最糟糕的時候,我覺得發冷,沒力,幾個手腳關節處酸痛,不想動,躺下去又因為酸痛睡不著,終於在10點多,再一次大吐一番,我猜想這次可能吐乾淨了,至少不像前一小時一樣發冷發抖不停,能夠好好的躺平在床上。接著不知道幾點,昏昏睡去。
下一次醒來是凌晨5點,喉嚨乾的不得了,我喝了一些水,吃了普拿疼,這時候腦筋是清醒的,眼睛雖然很酸,張不開的感覺,但是身體不舒服好像大部分消失了,回去睡,到早上8點醒來,我想我活過來了。

星期四, 2月 22, 2007

iPod歌單:落日大道

新年新希望,我也獲得很棒的新年禮物:音樂劇「落日大道」英國原始演員組合的雙CD合輯。故事講述無聲黑白片時代的巨星,想要復出重返螢幕,遇上年輕的野 心劇本作家,兩人共同合作將「沙樂美」作為復出的首作。年輕作家並非熱情投入劇本,只是貪圖巨星的財富跟招待,出賣自己的良知,說服自己「反正她錢多的 是,即使我不接受,也會有其他人上門詐騙,何苦不先享受一番」
但是,騙局終究要拆穿,故事就從落日大道上一棟豪宅發生的一樁謀殺案開始說起。

這張雙CD根據劇本的兩幕分隔,第一幕從好萊塢的年輕作家遇上大明星,大明星如何用紙醉金迷的人生,吸引小作家成為「入幕之賓」;第二幕逐漸走入悲劇,電影公司根本不願意拍攝「莎樂美」,小作家遇上了一見鍾情的年輕女孩。明星跟作家終究決裂,釀成悲劇

從第一次在電視上聽到with one look,我就對這部音樂劇印象深刻。有了網路之後,可以找到有關的訊息,可惜的就是台灣沒有上演的機會。這次運氣很好,看不到舞台表演也沒關係,能在台灣聽到這些歌曲,也讓我在這個春節假期感覺相當滿足。

星期五, 2月 16, 2007

備忘之「三腳貓夢幻方舟」

以下文章是好幾年前的年度企畫,中間停了三年多沒寫,現在看看,不知是福是禍,但是我很懶,這點要先承認。
看得懂的看,看不懂的,也就笑一下算了。

自從第一次把方舟拆了,這艘預計要載著三腳貓從遊民收容所出海到環遊退休世界的夢幻大船,一直停留在夢幻的階段。
我呢,自然是蹲收容所,反正三頓飯有著落,要喝水,到青蛙井裡撈一些,滿足「溫飽」的需求

後來有個機會,開始打造方舟MK. II,一面動手,自己覺得學識眼界不足,暫時擱下造船工作,跑去學「如何從資料中找出有效的解決方案並寫成數萬字的報告」,兩年時間過去,方舟MK.II的龍骨也因為風吹雨打,沒適當的保養,漸漸的變成荒草中的廢柴一堆

並不是完全沒有新的材料,而是缺少過去的建造計畫。幾年前的我雄心壯志,打算在17年內完成巨大的不沈方舟。那是一個年輕男子的志氣。現在的我因為種種環境變化,逐漸變成滿腹油脂的熟年男性。要找回過去的希望,簡單,要回復那幾年的時間,是永遠不可能了。

我還有17年,重新開始嗎?現在我大約只有原先方舟計畫開始時的三分之一不到經費,再給我17年,讓我完成原本的方舟計畫,有機會,但是要很好的運氣。

星期四, 2月 15, 2007

開張大吉:三腳貓備忘錄

42:昨日不快樂的時候,一些想法

這是一點自我保護,以後的文章,都會這樣處理。
第一,備份。最近寫部落格的機會多了,把不同論點的文章藏在不同的倉庫,我自己覺得也是合情合理的。分類備份的好處,未來哪天想要出書了,信手拈來,不用太多時間,只要修修錯字就可以進入下一階段工作。
第二,偶爾我覺得這個題材有爭論的空間,但是還是充滿了發表的慾望,請先原諒我發文的同時鎖上討論機制,最近我常常這樣做,今後會變成常態。

如果有想到多的,再增補進來,暫時想到這裡。

好忙,快閃。

黑暗的晚上,續篇

W網把文章寄來了,留個記錄。也學個乖,以後文章寫好要先留備份,以免作孽。
這件事我自己認為沒有錯,要我再寫一次,也是一樣。

--------
雜感:1966年的文革時期歷史批判重現2007年台灣?

發 現突然有幾篇文章談岳飛,覺得有點奇怪,台灣的歷史學對岳飛一般來說有定論,沒有所謂愚忠的說法。好奇之下到古狗上查了一查,卻原來是1966年,文革爆 發的時代,紅衛兵發表文章,批判岳飛的「忠君思想」是封建主義的餘毒,根本不配稱為民族英雄。這個論點一出來,在打倒舊思想的風潮之下大大出頭露臉,於是 拆了岳王廟,挖了岳墳,連秦檜的跪像也砸了,一直到1979年才重建。

有 意思的是,這些基於馬克思主義的歷史批判,一向不在台灣流行,是什麼原因,突然出現「愚忠」的考語?在古狗上查找一番,也不難發現,2005年,某大陸人 朱海軍寫了個文章,主題就是為秦檜翻案,一下子這個話題在大陸被炒熱了,大家七嘴八舌再將這個40年前的老題目挖出來「為秦檜平反」一番。過了2年的 2007,這個話題終於流行到台灣,真的讓米班嘆為觀止。

星期三, 2月 14, 2007

今天諸事不順

一句話,一大早就覺得被什麼怪東西纏上,連唱歌也沒有提高士氣。我當然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但是這種感覺相當惡劣,我也管不了別人怎麼感受,反正我不舒服,請別理我。
工作一開動,什麼都不對勁,要做圖,發現什麼東西都缺,沒錯,上至文稿,下到工作順序,每個都有問題。所以至少花了兩個小時把狀況釐清,然後在11點半, 才真正開工。開工沒多久,時間流逝很快,又到了中午時分,這下子,我原先稍稍回復的情緒又中斷了。結果呢,大約下午4點20,才把預計中午完成的部分告一 段落。
接著,在W站上發一篇感想,詳情我現在記不得了,內容大致上關於對於岳王的評論,我自認為是沒有什麼毛病的文章,陳述相當簡單的事實,所以沒備份,還有其他要忙,貼完就走,沒想到這下不得了了。
8點鐘,上到W逛逛,發現我的雜感不見去,這下嚴重,本來創作就是一件相當「偶然」的事,沒想到居然會「神隱」,你可以想像,當時我真的是火冒許多丈。緊急做了處理,然後離開,趕快想個辦法消氣,我有可能會報復到什麼事情上面。
當然,並沒有發生我所預期的「暴走」,但是我真的仔細的考慮一下,好像沒有理由把狀況弄複雜,所謂複雜,也只是我個人的情緒受損。總是要想辦法,讓自己不要那麼鑽牛角尖。
說是這麼說,做卻不容易。連打三個電話,沒人接聽,心頭有個底,今天晚上只剩下我一個人了,還是得過,所以寫了幾個感受。回憶一些快樂的事情。嗯,好像有效。
10點30,這一天即將過去。
這一天真是難挨的。

星期二, 2月 13, 2007

學好英語的成功關鍵

你是否覺得英文很重要,想要重拾書本,好好學習英語?你是不是很想上英語補習班去重新鍛鍊你的英語能力,但是撥不出時間來?或者你有沒有在路上看到外國人就想閃到一邊,不敢跟他打招呼?

如果你曾經這樣想過,或者常常遇到上面所說的狀況,那麼這本書就是專門為你設計的。事實上,有了「用iPod學英語」這個全國首創的英語學習法,你不用再擔心沒時間上補習班,只要你擁有一部iPod或者Mp3隨身聽,隨時隨地,你都可以輕輕鬆鬆的學習英語。

學 習英語遇到的最大障礙,就是沒有時間,即使買來整套的英語學習教材,一堆書加上十幾片光碟片,放在桌上就覺得是一大負擔,更不要說排好時間每天定期練 習。最好的語言學習方式,並不是死板板的告訴自己:我今天要堅持學習英語50分鐘,然後堅持到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發現有更重要的事情非處理不可,學習 計畫暫停休息一天。然後因為上次已經暫停過一次,所以接下來好幾天都在暫停狀態,過一陣子這套教材就打入冷宮,再也不想去碰它。

Mp3發 明之後,只要口袋帶著一個不到手掌大的小播放機,就可以自由地,讓學英語像聽音樂一樣,走到哪裡聽到哪裡。只要是有一點點空閒的時間,那怕是在公 車或者捷運上,或者是在洗手間,都可以把握這些時間來學習英語。使用iPod的朋友更方便,連課文都可以帶在身上,隨時可以拿出來參考,複習。

另 一個學英語的問題,就是腦子想了一大堆,卻一點也講不出來。每次一開口除了打招呼,問好,再也想不出下一句要說甚麼話。這是因為學校教的英語,為了考試 出題目方便,只教你如何背單字,記文法規則,以及常用句型及片語。出題目的時候,就可以出填充題,選擇題,最容易編寫考卷。實際上英語要怎麼用,學校根本 就沒有辦法教。

「用iPod學英語」是用最自然的語言學習法,從耳朵學英語:就像我們小時候學習母語一樣,我們是聽著父母親人的對話,從他們的發音跟語調中學到每個字,每個詞的說法、用法,然後熟能生巧,很快的就可以用簡單的單字跟父母表達自己的感情、意見。

現 在學習英語我們有一個更大的優勢,大部分的單字,我們國中高中時期都背過過,只是沒有在生活中使用。在「用iPod學英語」錄音課程中,不同的情境設 定,你會聽到不同情境的對話,而且用的是現在國際上最普遍的口語英語,所有單字都在我們國中學過的程度,每個句子都用最少的單字,但是清楚的表達你想講的 意思。只要跟著錄音課程反覆聽,習慣老師的發音跟語調,很快的,遇上外國人你也不怕面對他,可以用外國人最習慣的英語跟他交談。
「用iPod學英語」讓學習語言變成是非常輕鬆快樂的過程,就像聽音樂一樣,不用挑時間、地點,讓我們翻開下一頁,馬上開始學習吧!